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领航 >

科技为民生 奋斗不停歇!致敬梅州新时代科技工作者

时间:2020-06-02 17:21      来源:未知
  
        林新(受访者供图)
 
  在我市医疗、科教、农业科技等领域,活跃着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不畏艰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攻坚克难,坚守防疫一线、科研一线,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梅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梅州日报社共同策划推出“致敬科技工作者”特别报道,以3位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先进事迹展示“梅州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林新 乡村产业谋士 脱贫路上暖男
 
  【人物名片】
 
  林新,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尽力为全市范围的农户普及农作物的良法良种。被授予“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全省百名优秀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
 
  【先进事迹】
 
  “时间紧,任务急,单位一时难抽人手,我作为党员主动接下担子。”2016年5月,林新还沉浸在小儿子出生的欣喜时,接到了去平远县石正镇安南村驻村的任务,不过10来天,他就收拾好包裹,正式进驻。
 
  三年驻村期间,他坚持担当奉献,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特长,紧密联系山区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发展乡村产业助农脱贫。林新坦言,扶贫并非易事,甚至不乏危险。2017年某天,他和同事驱车去离村委17公里的偏远山区为贫困户送鸡苗。由于雨天路滑,汽车竟冲离路面,险些坠入数十米的深谷……类似的险情,林新还遇见过多次,至今心有余悸,但这些经历并未让他打“退堂鼓”,而是更深刻意识到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艰难,立志改变这一切。
 
  之后的三年,他走家访户,深入田间地头,依托好山好水和红色故事,林新发动农民种植红薯,激活红色基因。同时作为科技特派员,林新坚持脚踏实地推农技,振兴产业促发展,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如今虽已结束驻村,但林新仍在尽力为全市各地农户提供金柚、红薯、辣木、茶叶等良种良法指导,并帮销农产。多年来,林新共主持参加28项科技项目,有12项成果获奖、1项专利……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山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的科技力量。同时受到安南村村民盛赞:“林书记是乡村产业的谋士,脱贫路上的暖男。”
 
  郭苑秋 援鄂战疫的“白衣使者”
 
  
         郭苑秋(资料图片)
 
  【人物名片】
 
  郭苑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担任护理组长,中国共产党员,是我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入职十年以来,她始终坚守初心,默默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医者、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先进事迹】
 
  丈夫已经投身战疫,家里有两个年幼孩子需要照料,老人身体状况欠佳……
 
  1月26日晚,郭苑秋所在科室微信群收到了医院征集志愿者到武汉一线参与新冠肺炎救援工作的信息。彼时的她得知武汉有一些医务人员已被感染,而家里也处于急需她的状况。面对抉择,郭苑秋想起了她那曾不顾安危写下请战书奔赴战场的老父亲,她认为自己应该有同样的担当。“作为一名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护士,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理由退缩!”郭苑秋最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舍小家为大家”。
 
  入职十年,郭苑秋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护士,运用科学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的重要性,她利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科研论文2篇,而这些科学方法也被她应用到了武汉战疫当中。1月30日,郭苑秋所在医疗队正式接管汉口医院呼吸七病区。在这期间,她每天与组内护士一起研究、调整护理重点,科学合理制定个性化康复锻炼计划;倾听团队成员心声等,带领5名成员高质量、高水准完成抗疫任务,支援病区实现患者“清零”。
 
  “这场战疫中的守护、体谅、理解,给了我坚强的力量,拥着我勇敢前行,不断播撒爱与希望。”郭苑秋说。
 
  钟永辉 田埂上的守护者
 
  
         钟永辉(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钟永辉,梅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25年,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曾获“全国农牧渔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广东省最美农技员”等称号。
 
  【先进事迹】
 
  累计节本增效3.76亿元;主持承担省级项目8项,获省、市、县各级推广奖11项,品牌审定1个;3年来举办各类农科培训165场,培训农民达2.1万人次……这一连串的数据,是钟永辉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25年科技惠农的成果,也是他服务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记录者”。
 
  “山区农业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种植为主,增益有限,要改变现状,农业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钟永辉挽上裤腿下田,熟门熟路地沿着田埂走着,时而俯下身子细细查看茶叶长势。每日下田与农作物“打交道”,已经是钟永辉从业以来雷打不动的行程,25年如一日的田间地头奔忙,他依时依地“把脉”农作物生长问题,为农户种植农作物“开良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积极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倾注心力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多年来,除了田间地头,钟永辉一心扑在农业科研上,“金萱品种绿乌红多种制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沙田柚近红外光谱无损伤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参与科研的农业技术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此前繁育推广金柚无病毒苗木约11.5万株,金柚、水稻、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200万亩,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技术规范,普及应用率高,为我市农业科研应用注入了前沿技术能量。
 
  此外,钟永辉还为服务区产业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特色农业,建立新型农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机制,组建“梅州市金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特色水果鹰嘴桃、火龙果等发展“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同时整合资源、结合精准扶贫技术帮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育。(梅州日报 林婉萍)
 
栏目列表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