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普动态 >

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强化科普宣传发展特色养殖产业

时间:2019-06-24 10:30      来源:未知
  在丰顺县留隍镇富足村金鸡山下,记者走进富足村绿蛋鸡养殖基地,只见上千只美国海兰鸡听着舒缓音乐,蹦跳啄食,“这些鸡吃绿色食品,听音乐,生活可惬意了。”富足村党支部书记刘兆来打趣地告诉记者,该村通过借鸡生蛋,抓住脱“鸡”遇,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因群众脱贫致富。
  “富足村是个省定贫困村,2016年以前该村零产业、零集体经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弱,但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县科协副主席、原丰顺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兼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俊辉介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驻富足村扶贫工作队变“输血”为“造血”,为这个贫困户村“量身定制”产业扶贫项目,探索一条让富足人过上富足生活的道路。“我们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到花都区绿泓蛋鸡养殖基地学习取经,发现他们的养殖基地零排放,产品原生态。这是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说的强化科技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重视科技创新;通过深化产学研结合、普及科学知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金融融合的工作思。也是富足村产业发展的初衷,两者不谋而合。于是决定将养殖技术引进进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致富、集体增收。”陈俊辉说。此项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该科研教授支持富足村绿泓蛋鸡养殖产业步入生产正轨,并且无偿提供了配方和技术支持。
  走近大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五谷香味,并无其他异味,“我们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指导标准,通过天然植物配方调理蛋鸡的体质,达到免疫目的,饲料以玉米、小麦、豆相为主,生产出无抗生素、无激素、无色素的三无鸡蛋。”富足村绿泓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何武城介绍,鸡粪通过发醇加工还能下田当有机肥,养殖场实现了无污水、无污物、无與味的零持放标准,保护养殖场附近生态环境。
  据了解,富足村绿泓蛋鸡养殖基地第一期投资150万元,搭建起20面半自动化养殖基地,引进了美国海兰鸡、五黑鸡、海南灰鸡三个品种蛋鸡近5000只,经过标准化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与净化、精细化营养调控,鸡种的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产蛋量高。“自去
  年5月投产以来,蛋鸡的产蛋率达40%,每个鸡蛋达到60至70克的标准,市场价1.5元一个。小小“三无”鸡蛋不仅供应丰顺及周边市场,还上了广州、深圳等地顾客的餐桌,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以“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富足村在帮扶单位的资助下,出资10万元作为合作基金,养殖基地每年给予2.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年之后,这个蛋鸡养殖产业将归还给富足村、刘兆来表示,下一步,在保证“三无”鸡蛋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将扩大蛋鸡养殖规模,让更多有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养殖,打响富足村“三无”绿泓蛋品牌,把绿色山品推出深山。
  产业有支撑,脱贫有力量。近年来,富足村还因户施策探索光伏发电扶贫、发展芭蕉芋粉产业、“以奖代补”鼓励机制等,多措并举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该村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富足村民不仅要脱贫,还要生活得更富足。”刘兆来满怀信心地说道。
  (丰顺科协)
 
栏目列表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